
事實上,暖氣片起源于歐洲,在南歐的意大利最早興起。在暖氣片式散熱器還沒有出現的日子里,壁爐是歐洲最常用的冬季取暖方式。暖氣片式散熱器在歐洲成熟出現的年代大家公認19世紀末,1890年在歐洲貴族宅邸興起,當時采用的是鑄鐵浮雕單柱形式,價格極其昂貴,作為一種生活中的奢侈品流行于上流社會。后來,這種形式被傳到蘇聯,再由蘇聯傳至中國。1900-1920年代,伴隨著暖氣片取的方便性、舒適性被廠泛認可和用于上流社會交際場所(如教堂、劇院)的需要,產生了散熱量較大的多柱、鑄鐵浮雕暖氣片。滿足了較大空間的樓堂館所。

1920-1930年代間,暖氣片第一次革命產生了單柱鋼質暖氣片,明顯地提高了生產量,較大量滿足社會需求。1930-1950年代,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,大多數人放棄生火取暖的基本方式。追求更高生活水準。從而產生了大眾化的暖氣片,即多柱鑄鐵和多柱鋼質暖氣片。950-1960年,人們已經醫治完畢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創傷。產生了較為良好的工業革命成果,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。人們在滿足取暖舒適的同時,在節能環保、美觀裝飾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銅質板式暖氣片以散熱量大、外觀簡潔、大方、價格適中,受到人們青睞,成為主流產品。